怎样判断TPE原料的硬度是否适合基础工艺?
责任编辑:广东力塑TPE发布日期:2025-03-27文章标签:TPE原料
在热塑性弹性体(TPE)的实际生产应用中,TPE原料硬度是否契合基础工艺,直接关乎制品的质量优劣、生产流程的顺畅与否以及企业的成本效益。倘若硬度选择不当,从原料投入加工的那一刻起,便可能在各个环节埋下隐患。因此,精准判断TPE原料硬度与基础工艺的适配性,成为众多生产企业亟待掌握的关键技能。本篇是惠州中塑王小编的分享。
判断TPE原料的硬度是否适合基础工艺的方法如下:
一、参考原料技术参数
(1)硬度指标对照:TPE原料会标明邵氏硬度(邵氏 A 或邵氏 D)。不同基础工艺适配不同硬度范围,注塑一般适用邵氏 A 30 - 95 的TPE。比如玩具外壳常用邵氏 A 60 - 80 的 TPE,能兼顾注塑流动性与外壳强度、柔韧性。
(2)硬度与其他性能关联:硬度与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相关,硬度高,拉伸强度大但断裂伸长率低。像弹性管材用TPE原料,既要合适硬度保证挺度,也要足够断裂伸长率防弯曲破裂,需综合考量。
二、评估加工过程表现
(1)注塑工艺观察:合适硬度的TPE在注塑时能顺利填充模具。硬度低,制品易飞边、尺寸精度差;硬度高,会充模不满、熔接痕明显。例如注塑小型精密零部件,硬度过高就难填充模具复杂部位。
(2)挤出工艺考量:挤出时,合适硬度的TPE原料能稳定通过口模。硬度过低,挤出物易变形;硬度过高,挤出机扭矩增大,挤出速度降低,甚至损坏设备。如挤出TPE密封条,太软会扭曲、粗细不均。
三、检测制品最终性能
(1)力学性能检测:通过拉伸、弯曲、冲击测试判断硬度是否合适。制品若频繁破裂、变形,可能是硬度与工艺不匹配。如汽车内饰TPE原料,硬度不足易凹陷、划痕,硬度过高受冲击易断裂。
(2)功能性能验证:按制品功能要求验证硬度适配性。制作密封件的TPE,硬度不合适会导致泄漏。硬度过低易被挤入间隙,硬度过高则难贴合复杂密封面。
总之,判断TPE原料硬度是否适合基础工艺,需从原料技术参数、加工过程表现以及制品最终性能多维度着手。只有精准把握这些要点,才能在生产中选用恰当硬度的TPE原料,确保加工过程平稳高效,产出性能优良的制品,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,提升综合竞争力。